尊敬的兴全合宜基金持有人:
大家好。
合宜成立至今已有两年的时间了,首先要说的是感谢,感谢各位的信任与坚守。合宜一直受到高度的关注和争议,因为发行规模较大,基金成立后沪指又很快从3500点一度下探至2400点,基金净值也因此出现较大波动,持有人难免陷入担忧与疑虑。所以在合宜两周年的时点,我怀着感谢的心情,想与各位认真地总结一下过去,展望一下未来,也希望能让各位更好地了解合宜,了解兴全。
按照行业研究报告的惯例,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前面:正如近期公告发布的,经过两年的封闭锁定期,合宜即将于1月31日开放赎回。为了保证基金的平稳运作,我此前已经对仓位进行了严格控制,同时这只基金持有的股票基本上是一些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的品种,相信在应对赎回方面会是比较从容的(详情可参见附表,产品四季报完整报告可于公司官网查询)。后续我会随着基金规模的逐渐稳定调整仓位,使之长期保持在偏股型基金的合理仓位。
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是,目前我一共管理了三只基金,兴全合润、兴全合宜、兴全社会价值。在可见的未来,如果不出太大意外,我应该会持续管理上述三只基金并且没有新发基金的计划。自2013年管理合润以来,我有5个完整年度都是同时管理2只或以上的基金产品,可以很诚恳地向持有人保证,我主观上一直用一致的态度对待持有人。事实上在我管理期间,轻资产和合润的持仓一直高度一致,合宜由于规模较大的原因,和合润的持仓比例不尽相同,但是在股票上的持仓高度一致,而且绝对持仓量一般都大大超过合润。公平交易一直是监管要求重点,公司制度也保证了我在组合交易的公平性方面受到足够的监督和限制。我会持续勤勉尽责,努力管理好上述三只产品。当然,虽然整体风格比较一致,但从产品的投资范围、属性、规模和时间周期来说,可能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也请持有人理解。
回顾过去两年,管理合宜的历程让人百感交集。在市场的高点,发行一只规模巨大、众所瞩目的基金确实是一种非常有挑战性的体验。发行当天上午,当我得知最终规模可能远远超出我们预估的100亿之后,心里确实有惶恐的感觉,随后我问了自己几个问题,想到三个因素:其一,合宜成立之前,我的管理规模大概在130亿左右,合宜的成立会使我的管理规模大幅增加,但在公司团队的支持下,应该还在可控的范围内;其二,我的投资风格并不是通过高换手率以追逐市场热点的方式赚钱,而是更多通过分享优秀企业的长期增长来获取价值,对管理规模的限制应该没有那么大;其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我相信中国的经济体量和未来的增长能够长期持续蕴育出大体量、质地优秀的上市公司,给予市场足够的投资标的。想到这三点后我感到比较安心,因为这些对于合宜未来的管理已经给出了一定的答案。
接下来的一步就是考虑合宜的管理策略,相对大的管理规模需要的是好的资产,需要上市公司能够更加持续稳健的业绩增长,虽然市场上的很多声音会说白马风格在17年走向了高潮,但我还是将组合的大部分配置放在我能够理解的好公司上,操作层面的策略以买入持有为主。如果往后看,未来合宜的操作可能也会一直遵循这样的思路。这样操作的被动之处是一段时间内或许很难给出眼前一亮的业绩表现,好处是基金的长期回报更多来自于企业自身增长,这个增长是可期的、相对稳健的。
市场对过去两年合宜的业绩表现一直存在争议。一方面大家很善意地认为市场高点发行一只规模巨大的基金管理难度确实比较大,做出一定的收益已属不易;但另一方面,两年期的年化收益也不算太亮眼。我自己也持有合宜基金,理解持有人的感受。但从投资风格来说,我基本上没有做过短期的业绩冠军,投资长跑的业绩都是从短期的中上水平累积而来,所以从我的角度来看,合宜过去两年的业绩表现,超越了市场主要指数,在同类基金中位居前1/3的位置(详见附表),基本上达到了我的预期。当然,投资的长跑中,两年还只是一个开始。
管理合宜的两年,有许多需要反省。规模对我的挑战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自己感觉下来,时间的约束某种程度上胜过规模的约束。我们一直倡导长期投资,过去这两年的经历其实也给我自己上了一堂关于长期投资的生动课程。因为产品规模较大且一次性开放赎回,两年封闭期投资就像一段短途航程,除了中间平稳飞行的一段时间,我们也必须为飞机的起飞和降落准备充裕的时间。我所面临的情况是,建仓需要一定时间,仓位稳定一段时间后,随着封闭期临近结束,我必须提前考虑减仓,为基金的流动性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会觉得滚动封闭方式,也就是每一笔买入的资金都有封闭持有期,相对来说带给基金运作带来的冲击更小也更可控。
合宜的运作管理也有改进空间。在仓位选择上,我基本上采用了比较稳定的仓位,无论是在震荡剧烈的2018年还是迅速回暖的2019年,都没有过多进行择时。但这个问题我没有太多遗憾,回到当时的情境,2018年的内外部环境确实是多年来罕见的,可辨识度很低,以我现在的能力,可能还是只能采取上次的策略。同时我也相信对于基金经理来说,可能只有在市场极度高估或者极度低估的情况下才需要做仓位的选择,而其他大多数情况仓位选择并不一定有效。其他方面的问题也还有很多,也包括个股选择等,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当然,对我来说,这两年也有很多收获。从2016年开始,对我最困扰的事情是做基金经理和做投资的区别,虽然说基金经理的工作主要部分是投资,但是在很多方面投资和基金经理的工作却不尽相同。这种不协调的感觉其实说起来非常简单,就是市场的高流动性和高换手。换句话说,就是要思考收益率的来源是更加侧重于基本面,比如对产业发展,公司质地的判断,还是来自于短期的市场趋势。当然,我们的市场很大,获取收益的来源也很多,每个投资人都可以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法,只不过像我之前说的,合宜的规模在客观上要求我更多地思考收益率的底层来源,而这一点和投资本身更加契合。这可能是管理合宜带来的最大的收获。
团队的成长是这两年的另一大收获。通过外部引进以及内部培养,我们的投资团队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除了保持了业绩上稳定表现,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继承了兴全投资文化上一以贯之的注重风险控制,追求长期业绩,持有人利益优先的特点。此外,一个最大的进步来自于我们的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系统化的梳理,我们的研究团队也由一群经验丰富、精力旺盛的年轻人组成。在具体行业和公司上的很多专业判断我是远远不如他们的。我相信,在我们整个团队的努力之下,不仅是合宜,包括合润,社会价值以及我们公司管理的其他产品都能够给予投资者长期稳定的回报。
合宜的发行让市场上一度质疑,兴全是不是走上了一条以规模为导向的道路。我自2007年加入兴全,我所看到的是,我们对自己的定位始终是一家资产管理公司,我们的规模来源是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的公司文化、历史上对投资者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好的长期投资业绩。随着公司团队成长,投资管理边界的拓展,公司的规模也随之获得了一定的增长,但我们非常清楚,对于一家基金管理公司而言最成功也最重要的不是募集多少规模,而是把持有人的钱管好。在兴全后续发行的基金上,我们对新基金的规模都做了一定的限制。基金投资是一场长跑,无论是业绩还是规模,我们都追求有质量的增长。
最后,由衷感谢您过去两年的信任、支持与陪伴。投资非坦途,我会继续专注于将基金管理好,请各位放心。也请各位相信专业投资、长期投资的力量,与我们一起做时间的朋友。祝您新春快乐,身体健康,合家团圆。
谢治宇
2020年1月21日
附表1:兴全合宜基金2019年末基金资产组合情况
数据来源:兴全合宜基金2019年四季报
附表2:兴全合宜基金2019年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十名股票投资明细
数据来源:兴全合宜基金2019年四季报
附表3:兴全合润、兴全合宜与各指数区间收益率
数据来源:兴全基金、wind,2018年1月22日-2019年12月31日
附表4:兴全合宜及兴全合润业绩行业对比情况
数据来源:银河证券,考查期间2018-1-23至2019-12-31